1964年,蒋介石看到一张照片后失声痛哭,失神感叹:我不如毛泽东

1964年,一封信被人紧急送入蒋介石的士林官邸,放在他的办公桌上。蒋介石不以为然的打开信封,从中滑落出一张照片,照片上的

1964年,一封信被人紧急送入蒋介石的士林官邸,放在他的办公桌上。蒋介石不以为然的打开信封,从中滑落出一张照片,照片上的景象落入蒋介石眼帘后,刚才还淡定的蒋介石,突然失声痛哭有些失神的感叹道:“我不如毛泽东啊!”

这一幕,被蒋经国看在了眼中,听到父亲的话后,更让他觉得不可思议。这究竟是一张什么照片,竟然能让蒋介石说出这样的话来?

高下立判

毛主席一生为国为民,从不搞特殊化,行军打仗神机妙算,运筹帷幄决胜千里,凡事以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为先。至今提及毛主席,第一个想到的关键词,仍然是高瞻远瞩,伟大领袖,人民心中永远的红太阳。

反观蒋介石呢?他死要面子,为了保住个人的面子,甚至不惜“指鹿为马”,谎称投降的国军将领阵亡。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不高,却偏偏喜欢“微操”,经常越级将命令下达到团级,搞得军官们不知道如何是好。

最重要的是,蒋介石被称为独裁者,在国民党内部搞“一言堂”,即便是同为国民党高级将领,蒋介石的嫡系将领和其他将领,在待遇方面也会有着天壤之别。最不可原谅的是,为了达成一己私利,蒋介石甘心屈服于美国,只要能拿到美国的援助,即便损失国家利益也在所不惜。

蒋介石和毛主席放在一起比较,两者之间高下立判,蒋介石几乎没有一较高下的资格。然而,蒋介石自己却不这样认为,他始终将毛主席视为自己的对手,多次实施阴谋诡计,一边假和谈,一边密谋内战,求助美国帮忙运兵,抢占国内重要城市,这都是蒋介石的常规操作。

可惜,蒋介石与毛主席交锋,国民党军队与人民子弟兵交锋,胜利始终属于毛主席,属于人民,蒋介石很少能占到便宜。

即便如此,想要让蒋介石亲口承认自己不如毛主席,那仍是难如登天的事情。蒋介石是一个不以民族大义为重的人,在国民党败局已定时,选择率部窜据台湾,给中国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难题。

朝鲜战争打响以后,蒋介石仍在叫嚣着要反攻大陆,派出大量的飞机袭扰大陆沿海城市,又派出大量特务,对新中国搞破坏,继续与人民为敌

反观毛主席呢?一直以来所持的态度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先。“只要美军撤出台湾,我们愿意和谈”、“若能促成国共第三次合作,台湾可以归蒋介石管”。

1958年,毛主席接见曹聚仁、章士钊等民主人士时,曾谈及台湾问题。当时毛主席的语气很凝重,也很郑重,他用肯定地语气对他们讲:“只要蒋介石能够回来,那就是大功一件,完全可以让他继续做‘总统’嘛”。

看到了吧,毛主席的胸怀多么宽广。要知道,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,可是被国民党所害,毛家又有多少英烈,死于国民党之手。蒋介石身为国民党之首,毛主席却丝毫没有因为个人恩怨而针对蒋介石,反而一力促成蒋介石回归,只为了国家统一,同胞团圆

曹聚仁得知毛主席的态度后,对毛主席十分敬仰,他本身也有心促成两岸统一,便将毛主席的想法带到了台湾,原原本本的告诉给蒋介石。但蒋介石不相信,认为共产党人对他恨之入骨,即便毛主席真有此意,其他人也断然不会同意。

故乡情结

蒋介石的想法执拗,嘴也很硬,但他内心其实对大陆是有一丝向往的,因为在大陆有一处让他心心念念的地方,那就是他的老家溪口。蒋介石千般不好万般不对,但他对故乡的爱,却是少有人能及的,这一点从他的日记内容就能看出来。

蒋介石一生快山水之游,而天下山水,蒋介石又独以家乡山水为尊。无论何时何地游览山水,总会将其与故乡山水进行对比,“几乎每寝不能忘怀”,并将自己的情感记于日记之内。

蒋介石携子游览家乡山水时,曾说出过这样一番话

“吾爱吾乡,更爱墓山,毕生觅景,未有美于此者矣。”

1936年,蒋介石游览广州时,去观看了龙珠潭的瀑布。事后,在日记里写道:“然较之雪窦瀑,则不及四分之一也。”

1942年,蒋介石游览兰州期间,住在栖云山朝元观别墅, 傍晚时分出游,观看山水美景,如入仙境。当天记在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,却是“但较之故乡风景,则不足道矣”。

诸如此类例子,不胜枚举,可见蒋介石对溪口山水风景情有独钟,甚至偏爱。正因如此,蒋介石最后不得已逃离大陆时,离别故乡,自知再次返乡遥遥无期,极为伤感。随着时间推移,蒋介石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日益加重。

遗憾

蒋介石思念故乡,山水之情只是其一,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,蒋氏的祖宅和祖坟等祖产,均在溪口,如今是否完好,是他一直以来都惦念的事情。

蒋介石自幼丧父,与母亲相依为命,对母亲极为孝顺。蒋母的墓也在溪口,蒋介石对此最是担忧,生怕有人会毁了他的祖产和母亲的墓。

蒋介石为何如此担忧?实在是他的心中有鬼。当年蒋介石率领国民党军与毛主席率领的人民军队对抗时,曾在战场上吃亏的时候,内心愤愤不平,三次派人对毛氏祖坟暗下黑手,手段可谓卑鄙。

蒋介石占据台湾后,凭借美军的战舰和汪洋大海,阻断了与大陆的往来,暂时获得了喘息之机。不过,他的老家溪口,却在他离开以后很快解放了,解放军进入溪口以后,蒋介石的祖产和母亲的墓都将失去保护。

事实上,当解放军进入溪口以后,不少人提议将蒋介石的祖产破坏,蒋氏祖坟自然也不能留。这种提议其实并不过分,即便做了,对蒋介石而言也只是罪有应得而已,毕竟他之前三次派人破坏毛氏祖坟,于情于理,蒋介石都说不出什么。

但粟裕得知此事后,一边将蒋氏祖产和祖坟保护起来,一边将此事上报中央。毛主席最终没有选择“以牙还牙”,在发给粟裕的电报中,明确指示粟裕,以中央军委的名义,将蒋介石的祖产和祖坟全部保护起来,谁都不能损坏一丝一毫。

曹聚仁将这些事情讲给蒋介石听,蒋介石更加不信。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撒谎,曹聚仁甚至专程跑了一趟溪口,给蒋氏祖产拍了照片,又亲自带回台湾给蒋介石看。当蒋介石看到那张母亲坟墓完好无损的照片时,自己多年的担忧终于得到解脱,因此潸然泪下

蒋介石终于相信,蒋家祖产完好无损,母亲的墓也没有被破坏,甚至还有专门照料,否则不会连杂草都没有一根。想到自己曾经三次派人对毛氏祖坟进行破坏,又想到毛氏忠烈多人死于国民党之手,且杨开慧也是被国民党杀害,他怎么能不百感交集

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之下,蒋介石或许终于明白了自己犯下的错误,说出了那一句自认不如毛主席的话来。

蒋介石看到这张照片以后,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仅仅一年后,曹聚仁再次来台湾,两人交谈之时,曹聚仁取出一封毛主席亲自批示的信件,再次令蒋介石内心震撼。毛主席的批示不多,仅仅两句话,却如同千钧重锤:

“明月依旧在,何时彩云归?”

毛主席的意思不言而喻,而且诚意满满,在这封信中有一份协议,其中明确写出了蒋介石率部返回大陆的待遇。蒋介石可以回庐山定居,蒋经国则可以出任台湾省长,甚至还同意给国民党留下四个师的编制,以及其他的一些条款。

遗憾的是,蒋介石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答应,而曹聚仁也于1972年离世。三年之后,蒋介石紧随其后,重返大陆之事就此搁置。但从蒋介石身后事的处理方式来看,可以看出蒋介石是有心重返故乡的,至少是希望落叶归根的。

蒋介石有一个遗愿,将自己的遗体安葬于故乡溪口。如果遗愿一日无法达成,则遗体一日不入土,将棺材离地三尺悬停于慈湖陵寝。

TAG:蒋介石,祖产,祖坟,台湾

About the Author

You may also like these